月背“挖土”怎么挖?嫦娥六号将通过两种方式采样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据了解,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在月背采集约2000克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月背采样到底怎么采,挖土怎么挖?自动播放和嫦娥五号任务相同,执行月背采样任务,嫦娥六号也要进行“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钻 取钻取采样装置设计长度为2.5米,由特殊的硬质合金制成,一共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是可以旋转钻进的外钻杆。紧靠外钻杆的是取芯管。取芯管的外面包裹着一条长长的袋子,叫取芯袋。当钻头向下钻进时,取芯袋也会跟随着取芯管向下运动,而钻取到的月壤岩芯则会被顶进袋内,这个过程有点像“穿袜子”。取样后的取芯袋以缠绕的方式,存放在钻取初级密封装置上。表 取表取采样是借由机械臂完成的,机械臂的伸展长度达到了3.7米,可以在120度的范围内实施月面采样,并且能连续多次采样。机械臂携带了一个“末端采样器”,一头的采样器兼具了挖…

详解嫦娥六号落月900秒!月背采样还有这些“神器”

嫦娥六号今天(2日)早上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落月的过程大约需要900秒,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详细了解一下嫦娥六号降落月球背面的过程。自动播放嫦娥六号的落月过程与此前的嫦娥五号类似,大致分为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6个阶段,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00秒。由于嫦娥六号的运行速度非常快,为了能够实现平稳软着陆,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速度降下来。因此,在距离月面约15公里高度时,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开始进入主减速段。主减速段的任务就是“减速制动”。整个主减速段“着上组合体”基本呈现与月面平行的姿态飞行,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以最大推力运行,以达到快速减速的目的。“着上组合体”一边往前飞一边下降高度,当距离月面大约12公里时,开始姿态调整。这也就是第二阶段:快速调整段。这时,发动机逐渐调小推力,“着上组合体”的姿态也逐渐接…

嫦娥六号此次落月难度究竟在哪?背后还有这些细节

今天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后,着陆器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此后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同时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自动播放总台央视记者 丛威娜:成功着陆月球是未来嫦娥六号采样返回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今天早上的6时09分,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开始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主发动机开机。在经历了主减速段、接近段、悬停段、缓速下降段后,最终实现了精准落月。在着陆完成之后,进行了探月器设置的工作,进行太阳翼的展开、定向天线和活动机构解锁以及状态…

凤凰晚报|87岁王德民被称“最帅院士”:我可能就是“花岗岩”脑袋

每日人物【87岁王德民被称“最帅院士”:我可能就是“花岗岩”脑袋】“我可能就是‘花岗岩’脑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被称为“中国最帅院士”,然而颜值却是他最不值一提的标签。刚毕业的他放弃留校机会,毅然奔赴大庆油田;87岁不减风华,他坚持为祖国开采更多石油。面对源自颜值的赞誉,他笑称,还是多谈科学吧。>>详情【花1万块游7国的女生,凭什么被网暴】“未成年”“穷游”“跨越亚非欧三大洲”,这些在李易珂看来无比平常的标签,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被网络组合加工后,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成为数亿人焦点的炙热。成名的副作用随即显现。原本充斥着好奇的评论区,突然涌入莫名的谩骂,她经受的指控包括但不限于“造假”“陪睡的旅游媛”“下一个猫一杯”。李易珂说,在我觉得要找律师介入的时候,我的一个同龄粉丝跟我分享了她的心声。她说自己被鼓励到了,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做到她想但是不敢…

31.5公斤,中国航天员带回“太空特产”

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本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3项科学实验项目,包括人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晶体、生命有机分子、种子等32种生命实验样品以及无容器材料、高温材料和舱外暴露材料等18种材料样品,总重量约31.5公斤。5月1日凌晨,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先期转运至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现场交付科学家。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的生命类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蛋白组学检测等生物学分析,通过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为相关疾病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线索;对生命类蛋白质样品进行晶体衍射分析,获得更精准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信息,研究靶点蛋白,为相关药物研制、疫苗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材料类科学实验样品将随神舟…

中国空间站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完成实验成功取回

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实验中,有的是在空间站舱内进行,而一部分实验则是需要在舱外开展。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自2023年3月8日出舱至今,已在轨实验满一年。昨晚(14日),装置及装置中安装的首批400余个材料样品圆满完成舱外暴露实验,成功返回空间站内。本次样品取回作业是由空间站的机械臂实施,北京时间3月14日21点许,安装于问天舱舱外的材料暴露实验装置及样品组合体被转移到空间站气闸舱内。15日,航天员将取回的组合体从气闸舱转移至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科技人员的远程配合下,将装置内部的科学实验样品拆卸并存储。后续实验样品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并移交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工作。首批舱外暴露实验的材料包括非金属及金属两类,共计407个。其中非金属材料如记忆聚合物材料、月壤加固材料、固体润滑以及凝胶复合润滑材料等。金属材料如镁合金、多孔铜材料等。相关研究可推动柔性太阳翼等大…

美国,一定是这样倒下的!

马斯克星舰又失败了,却再被吹为“成功”是什么逻辑?!当地时间14日,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星舰”重型火箭进行了第三次试飞。没什么悬念,又失败了!为什么说又失败了呢?根据美媒最新的消息称,“星舰”火箭在重新进入大气层后失联,“但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然后,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就高调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祝贺SpaceX团队!!”我的天,第三次失败了,这又祝贺了一遍,直接丧事喜办了!整个全世界的媒体都洋溢在一片“成功”的喜悦当中!我们不禁要问,明明一次一次发射失败,美国媒体和舆论为啥总是丧事喜办,一定要把这样的失败粉饰成一次一次的“成功”呢?在占豪看来,这其实就是美国现在的运行逻辑。我们要明白,马斯克为什么要搞太空探测?当然有其追求科学不断前进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件事本质的另一面,那就是马斯克作为华尔街资本…

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多种玻璃物质

月球玻璃是月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月球上的火山活动、陨石撞击、太阳风和宇宙射线辐照等一系列非平衡过程产生。产生月球玻璃的各种非平衡过程在月球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这些过程的研究。月球玻璃作为这些重要过程的普遍产物可以稳定存在亿万年,他们不仅可以像地球上的琥珀一样保存远古年代的物质,还记录着其形成过程和超长时间尺度下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例如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细小的液滴会在快速冷却后形成玻璃颗粒,这些火山玻璃能够为火山活动的年龄、内部岩浆演化和月球早期的水含量提供关键信息。同时,月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受太阳系内各种陨石的撞击,这些尺寸分布在千米至纳米范围,速度在3至50千米每秒不等的陨石会产生不同种玻璃物质。各种撞击相关的玻璃物质记录了月球表面的陨石撞击历史,保存了陨石带来的水、碳和磁性矿物等各种物质,是研究月球表面…

国家航天局:鹊桥二号2024年上半年发射

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壤,是从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国下一次的探月任务嫦娥六号,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样带回地球。国家航天局昨天(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我国新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计划明年上半年发射。鹊桥二号:为月背与地球间提供中继通信自动播放鹊桥二号作为一颗中继通信卫星,主要用于转发月面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它首次任务将为嫦娥六号服务。嫦娥六号计划2024年前后发射,着陆点位于月球的背面,受到月球的遮挡,它无法直接与地球之间通信,因此需要鹊桥二号来转发。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嫦娥六号是采样返回任务,它在月面的工作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鹊桥二号可以为嫦娥六号提供可视(测控)弧段,在这个弧段内它是完全可以完成它的关键动作的。唐玉…

明查|月球年龄被精准测定为20.3亿年?“减龄”实为误读

速览- 网传“月球年龄为20.3亿年”的说法或是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的年龄的误读。- 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的实际年龄在40亿年以上,且接近45亿年。事件背景近日,中文网络盛传消息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对此,读者@shn_117在“澎湃明查”网站(www.factpaper.cn)发起提问,称“月球年龄被腰斩”。明查有关消息源自何处?围绕“月球 20.3亿年”等关键词展开搜索,可以找到一篇中国新闻网发布于2022年2月15日的文章,标题为《嫦娥五号再出新成果 中国科学家研究建立更精确月球年代标尺》。此文中提到,“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安全着陆,所采返回样品的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其年龄为20.3亿年,与预期很好吻合。”中新网报道原文标题截图。报道中提到嫦娥五号所采返回样品的…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