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现场算了一笔账

撰文丨董鑫“这个季节大家乘高铁一进入河南,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令人心旷神怡。每每看到这一景象,我内心最想表达的就是两个字‘感恩’,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里的人民。”5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河南粮”,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如是说。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中原熟、天下足。王凯在发布会上介绍,河南用不足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近十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小麦。“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作为我国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24.9亿斤,居全国第二,秋…

徐淙祥代表:建议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关于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建议指出,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禁烧秸秆令,已有16个年头,在秸秆废物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养牛、养羊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农场秸秆通过牛羊过腹还田,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再利用牛羊粪便腐熟后,作为有机肥还田,形成了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年年禁烧,农作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得不到焚烧,年复一年的传播,使部分农田病虫杂草迅速传播,造成部分农田病虫盛发,野草丛生。有的农田因农作物产量高、秸秆多、秸秆全部还田,形成大部分秸秆埋在土壤里,土层不实、不利蓄水保墒,影响农作物生根、发芽,造成缺苗、缺苗、断垄。加之病虫。害盛发,形成农作物产量、品质大幅度下…

农业农村部部长:产粮大县反映强烈的这一要求,今年取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王闲乐 舒抒 谢飞君 刘雪妍 周程祎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今年粮食生产工作时,唐仁健表示,主要是抓4个方面工作。一是稳面积,这是基础和前提。我们的国家的耕地潜力已经挖得差不多了,但是有的地方还是有一些荒地。可以尽量种起来,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二是提单产。基本思路就是把很多技术集成,也就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在现有基础上大面积提升单产。三是优服务。把小农带向现代农业轨道主要靠现代化服务体系,今后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激活农技推广体系。另外要发展各种专业型、社会型、服务型公司企业,构建起公…

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拉美经济“失去的十年”

1982年8月以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为标志,拉美债务危机爆发。随后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和智利等国相继发生还债困难,纷纷宣布终止或推迟偿还外债。债务危机终结了拉美国家35年稳定发展形成的“拉美奇迹”,拉美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一)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使国际市场充斥着过剩的“石油美元”,也推高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由1972年的3.2%上升到1974年的11%,1975年维持在9.1%。为了控制通胀,西方央行开启了加息步伐,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972年的均值在4.5%,1974年最高超过13%,利率上行导致西方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美国1974年、1975年连续两年陷入负增长。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之后,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重启宽松政策,从1975年到1977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均值大幅回落至5.5%左右,M2(广义货币)增速超过10%,而通货膨胀率再次开始攀升。1980年,…

山西蒲县办了个养牛大学

近日,山西省蒲县的养牛企业、合作社近30名学员参加了蒲县养牛大学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仪式。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借鉴大学育人模式和方式,定向培养、精准培养、持续培养县域产业人才,这在全国县域还是一件新鲜事。据蒲县副县长杨洋介绍,这是一所面向县域养牛农民的免学费无门槛的“大学”,所有有意向养牛和养牛的蒲县农民都可以免费免试进入大学学习。蒲县具有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良好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为蒲县肉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目前全县肉牛存栏量1.92万头,存栏能力1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37家,已经成为县域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今年,蒲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23―2025)》。在此基础上,蒲县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同建设了肉牛…

河南将培育10万余名高素质农民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葛慧君)近日,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李应贤像往常一样在田埂上巡看,一棵棵“金珠”沙梨正攒着劲儿生长。据了解,今年66岁的李应贤是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园艺师,也是洛宁县“金珠果”产业的领头人。交叉嫁接、科学管理、观测、检验、复接、再检验……经过十几年的艰难探索,李应贤培育出了外观美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实丰产、抗病性强的沙梨新品种,并取名“金珠果”。该品种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A级绿色食品证书”等荣誉,李应贤也荣获洛阳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果园及其产品已经趋于边缘化,如果无法从‘老把式’成长为‘新农人’,势必会被市场淘汰。”李应贤说。为此,他带领返乡接棒的女儿创新“乔砧密植”沙梨种植新模式,提升品质和口感,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李应贤的带领下,洛宁县发展金珠沙梨面积…

四川一招商引资项目停工荒废,村民称当初不同意土地流转反遭副镇长呵斥“有多远滚多远”

纵览新闻记者张伟克 实习生杜抗6月6日,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白马镇开化村村民黄涛向纵览新闻(报料微信:ZLXWBL2023)反映,2020年,市中区招商引资了一个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占用了该村300多亩土地。结果这个总投资13亿元的项目在2021年6月停工后一直未进行建设,处于荒废状态。现在,村民们被占用的土地无法复耕,又拿不到租金,受到了巨大损失。黄涛称,当初,他家并不同意自家土地流转,但村委会未获他家同意就私自将他家土地流转给了企业,他提出质疑反被负责此事的白马镇副镇长戴小飞呵斥“有多远滚多远”。对此,纵览新闻记者多次致电白马镇党委书记伍书记以及副镇长戴小飞,两人均挂断电话未进行接听。还未获得同意土地就被占用公开资料显示,黄涛所说的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名为正邦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据乐山市市中区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微嘉州”发布的消息,2020年5月29日,市中区人民政府与正邦集团签订《现代农…

“种地也需要评职称?”

近日石家庄两位农民李永平和于江通过职称评审成为了全市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李永平和于江分别经营着农场和农业合作社李永平的农场有1200多亩带动了500多户农户创收于江的合作社有3000多亩地辐射56个村让102个参股农民每年增收3万多元“职业农民”的出现让许多人感到很“迷惑”就种个地而已为啥还要评职称?其实给“农民”评职称并非新事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以来全国多地已启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拥有一定技能和学历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申请评定职称评审的对象并非我们刻板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即新型职业农民于江领到的职称证书那么这些“田秀才”“土专家”是怎么评的?评出来又有啥意义?不受学历、专业限制还有现金奖励、政策扶…

【看区县】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畜牧产业?来荣昌找答案

原标题:【看区县】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畜牧产业?来荣昌找答案  来源:重庆发布      昨(23)日,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重庆市荣昌区开幕。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赋能畜牧产业”为主题,旨在精准发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畜牧业发展赋能。  全国150余所大学和畜牧科研院所、300余家企业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相聚荣昌,共享畜牧科技创新成果,共商新农科教育人才振兴,共谋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大计。    活动现场  曾英豪 摄  打造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本届论坛将对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专题研讨,深入探索畜牧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精准发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荣昌加快打造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近年来,荣昌先后获得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

尹弘与国投集团董事长白涛会谈

原标题:尹弘与国投集团董事长白涛会谈来源:河南政府网  10月23日,省长尹弘在郑州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涛一行举行会谈,并出席河南省政府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尹弘对白涛一行到河南投资合作表示欢迎,感谢国投集团长期以来对河南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河南是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产业门类建设齐全,涵盖40个门类;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急起直追;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农业育种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今年以来,河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守住京津冀疫情防控的“中原防线”,从人员和物资上倾力支援湖北、新疆等地,取得了疫情防控战略性成果,经济发展持续企稳向好,为保障国家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当前,河南正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的同时,大力推动传统产…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